膠黏劑的選擇 |
膠系有許多不同種,請為您的產品、標籤或薄膜開關選擇適用產品,並考慮環境、接觸面、外型及其他所需效果的各種條件。 接觸面是黏合效果的基礎,為使接觸面的黏合度達到最大效果: .接觸面應保持乾燥及乾淨。 .應對接觸面施壓,以增加黏合度。 .時間及溫度對黏合度有加分效果。 .經常覆蓋油脂的金屬,可以使用300LSE或350膠層系列。 黏合是不同材質原料分子相互吸引。這種相互吸引的力量與原料表面能有很大的關係。表面能愈高,分子間的吸引力愈強;表面能愈低,分子間的吸引力愈弱。 分子間的吸引力愈強,會使膠層及物體表面的接觸面積增加。換句話說,表面能愈高的原料,膠層可以流動的愈深入物體,使得膠黏度愈強。 想像若一部車很久沒有上蠟,一旦車身表面接觸水以後,就會形成一大片水漬;這是因為沒有上蠟的車身表面能高—即水分子間的吸引力能讓水流動。 相反地,水會在剛上蠟的車子表面形成小球體。這就是表面能低的例子—液體(膠層)無法滲透。 表面能的測量單位是「達因/公分」。達因的級數代表關鍵的表面張力。表面能低的材質適合分子流動性較高的壓克力及合成膠系。下面的「表面能圖」顯示出常用材質的相對表面能關係。 3M的壓克力背膠,像是:#200、#200MP以及#600系列並不適用於表面能低的材質;對於這種材質可選用3M的#300、#320、#350及#300LSE壓克力或是#700合成橡膠膠系。 ![]() ![]() 圖示表面能高的材質會使液體(膠層)有較大的接觸面積,使得黏合度較強。 |